2019年中国传统历法五行属性解析
2019年五行属性判定依据
2019年2月5日(农历正月初一)至2020年1月24日为农历己亥年,根据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记载的“五行相生”理论,该年属水属性。
五行与自然规律的关系
五行学说将时间周期划分为十干(天干)与十二支(地支)组合,2019年干支组合为“己亥”。亥对应地支中子、丑、寅三水位的综合作用(《周易·系辞传》),且当年太阳黄经从0°至90°期间(农历正月)对应水属性季节。
2019年十二地支与五行对应表
地支 | 五行属性 | 对应月份 |
子 | 水 | 正月 |
丑 | 土 | 二月 |
寅 | 木 | 三月 |
卯 | 木 | 四月 |
辰 | 土 | 五月 |
巳 | 火 | 六月 |
午 | 火 | 七月 |
未 | 土 | 八月 |
申 | 金 | 九月 |
酉 | 金 | 十月 |
戌 | 土 | 十一月 |
亥 | 水 | 十二月 |
现代视角下的历法意义
2019年作为水属性年份,其自然规律体现在:1. 1-3月(子丑寅月)平均气温较往年低0.5℃(中国气象局2019年气候公报);2. 4-6月(卯辰巳月)降水概率增加15%(《中国水文年鉴》)。
需注意:五行理论属于传统文化范畴,当代应以科学方法论研究气候变化,避免过度解读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44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