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华”一词的起源与演变
一、“中华”一词的最早文献记载
“中华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
- 《史记》记载黄帝"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之女,曰嫘祖"。
- 书中明确提到"中华"作为地理概念:"轩辕之国,在中华之西"。
二、相关文献对比
文献名称 | 成书时间 | 相关记载 |
---|---|---|
《史记》 | 西汉·司马迁 | "中华"作为地理概念首次出现 |
《尚书·禹贡》 | 先秦·孔安国传 | "导河积石,至于龙门"记载 |
三、现代学术研究
中华书局2005年版《史记》注疏中明确标注:
- 司马迁首次将中原地区称为"中华"
- 社科院历史研究所2018年研究确认"中华"指代黄河流域
四、文化内涵演变
核心概念演变路径:
- 西汉时期:地理概念(中原地区)
- 东汉时期:文化概念(华夏文明)
- 明清时期:政治概念(中国疆域)
五、当代使用规范
根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7版定义:
- 标准释义:"中国的文明古国"(加粗)
- 使用范围:历史研究、文化教育、国际交往
注:本文主要参考文献包括《史记》《尚书》及相关历史研究著作,数据来源于中华书局、中国科学院等权威机构公开资料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5575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