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瓷器分类及特点概述
一、青瓷
1. 龙泉青瓷
龙泉青瓷起源于北宋,以浙江龙泉地区为中心产区。
- 釉色特点:釉色莹润如玉,呈青翠或青蓝色
- 工艺特征:采用龙窑高温烧制技术
釉色 | 青翠/青蓝 | 工艺 | 龙窑高温烧制 | 产地 | 浙江龙泉 | 年代 | 北宋至南宋 |
2. 建阳建盏
宋代黑瓷代表,以建阳地区出产为最。
- 胎质特点:厚胎质,叩之有声
- 釉面特征:兔毫/油滴/曜变等窑变效果
釉色 | 黑釉 | 工艺 | 龙窑柴烧 | 产地 | 福建建阳 | 年代 | 南宋 |
二、白瓷
1. 钟墟白瓷
唐代邢窑白瓷代表,胎质细腻如玉。
釉色 | 象牙白 | 工艺 | 支钉满釉烧制 | 产地 | 河北邢台 | 年代 | 唐代 |
2. 德化白瓷
明代德化窑白瓷,以薄胎透光为特色。
釉色 | 白中泛奶 | 工艺 | 龙窑还原烧 | 产地 | 福建德化 | 年代 | 明代 |
三、彩瓷
1. 釉下彩瓷
元代开始成熟,以钴料在素坯上绘画。
工艺 | 素坯彩绘→高温烧成 | 代表作品 | 元青花 | 文献参考 | 《中国陶瓷史》 |
2. 釉上彩瓷
明清时期主流,采用低温二次烧制。
工艺 | 素坯彩绘→釉上彩→低温烧 | 代表作品 | 珐琅彩瓷 | 文献参考 | 《景德镇陶录》 |
四、特殊工艺瓷
1. 珐琅彩瓷
清代宫廷御用彩瓷,融合中西绘画技法。
工艺 | 玻璃白打底→彩绘→烤瓷 | 胎体 | 玻璃白瓷胎 | 文献参考 | 《清宫造办处活计档》 |
2. 粉彩瓷
清代景德镇创新品种,釉上彩代表。
工艺 | 玻璃白彩绘→低温烧 | 特色 | 粉彩渐变晕染 | 文献参考 | 《陶冶图说》 |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6366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