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历史影响
启蒙运动的时间与范围
启蒙运动(Enlightenment)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思潮革命,主要覆盖法国、英国、德国和意大利等地区。其核心时间跨度为1685-1815年,但关键发展阶段集中在1730-1789年间。
理性主义的三重支柱
- 知识革新:挑战经院哲学体系,倡导实验科学(如牛顿力学)和实证研究
- 社会批判:揭露封建特权制度(如法国第三等级赋税困境)
- 政治觉醒:提出"人生而平等"(卢梭)和"社会契约"(霍布斯)理论
关键文献与代表人物
文献名称 | 作者 | 核心观点 |
《社会契约论》 | 让-雅克·卢梭 | "公意"优先于个人意志 |
《哲学通信》 | 伏尔泰 | 宗教宽容与理性崇拜 |
《论法的精神》 | 孟德斯鸠 | 三权分立理论 |
社会变革的实践路径
教育普及运动
法国皇家学院于1751年设立公共教育基金,推动《百科全书》编纂(达朗贝尔主编),系统传播科学知识。至1789年,法国文盲率从70%降至45%。
法律体系重构
- 《自然法》取代神权法典(如《拿破仑法典》前身的《瓦雷纳法典》)
- 废除长子继承制(普鲁士1733年改革)
- 建立陪审团制度(英国济贫法改革案)
遗产与争议
启蒙运动直接导致美国独立战争(1775-1783)和法国大革命(1789-1799),但同时也引发保守派反弹(如英国《权利法案》修订)。其"普遍人性"假设在殖民扩张中被证明存在局限性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1016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