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A医学定义及诊疗要点
一、IDA医学定义
IDA(低磷性肾性营养不良)是慢性肾脏病(CKD)晚期常见的矿物质代谢紊乱综合征,主要表现为磷排泄减少导致血磷降低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。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:肾脏近端小管磷重吸收障碍与1,25-(OH)₂维生素D₃缺乏的相互作用。
1.1 病理生理机制
- 肾脏滤过磷减少(CKD 3-4期)
- 近端小管磷重吸收障碍(TGF-β1介导)
- 活性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失衡
二、临床诊断标准
指标 | 参考范围 | IDA诊断阈值 |
---|---|---|
血磷(mmol/L) | 1.1-1.5 | <1.0 |
碱性磷酸酶(ALP,U/L) | <150 | >200 |
钙(mmol/L) | 2.2-2.6 | >2.7 |
三、治疗原则
3.1 磷代谢调节
首选磷结合剂:碳酸钙(餐中服用)或司维拉姆。严重低磷时需补充活性维生素D₃(0.25-0.5 μg/d)。
3.2 钙磷乘积控制
维持目标范围:3.5-5.5。当钙磷乘积>5.5时联用钙敏感受体激动剂(如西那卡塞)。
四、预后管理
- 定期监测血磷、钙、PTH水平(每3个月)
- 控制干体重(目标尿量0.5-1.0ml/kg/h)
- 避免高磷饮食(如乳制品、加工肉类)
参考文献:《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诊疗指南(2023版)》、《内科学》第9版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1156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