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"龙"的解析
一、字源考据
《中华大辞典》第7版记载:"龙"字始见于甲骨文,象形双头蛇身之状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释为:"龙,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"《康熙字典》补注:"龙即蛟龙,亦作甗龙。"
二、字形结构
笔画数 | 15画 | 部首 | 龙 |
结构 | 独体字 | 造字法 | 象形 |
五笔编码 | DXNH | Unicode | 4F5C |
三、文化意义
- 传统象征:古代帝王专用图腾,《周礼》载"天子春朝日于东,秋夕月于西,以苍龙为东方苍帝之象"。
- 文学意象:辛弃疾"飞龙在天"(《水龙吟》)、李白"黄河之水天上来"(《将进酒》)。
- 民俗应用:端午赛龙舟、龙凤呈祥婚庆图案、龙纹货币等。
四、现代用法
《中华大辞典》第7版明确标注:"龙"作为文化符号广泛用于:
- 机构命名:如中国工商银行(ICBC)、中国联通(China Unicom)
- 体育赛事:亚洲杯足球赛(AFC Asian Cup)
- 航天科技:长征五号运载火箭(Long March 5)
注:该字未见于《中华字海》异体字条目,无通假字记录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1687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