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点水与虫字组合的汉字“蚨”解析
一、基本信息
三点水与虫字组合形成的汉字为“蚨”(读音:fú)。
二、字形演变
甲骨文 | 金文 | 小篆 |
水旁+虫形初文 | 水旁+虫形演变 | 标准化结构 |
三、本义解析
1. 本义为“众多”之意,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蚨,虫也。从虫,水声。”
2.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成语和固定搭配:
- 万头攒动(原作“万头蚨动”)
- 鳞次栉比
- 川流不息
四、使用规范
1. 读音规范
统一读作(拼音标注),不可误读为其他音
2. 书写规范
总笔画数:11画(水旁4画+虫旁7画)
结构比例:上下结构(水旁占上3/4,虫旁占下1/4)
五、文化应用
1. 地方志记载:如《浙江通志》提及“杭县多蚨虫”的生态描述
2. 现代用法示例:
- 经济领域:“市场蚨动”指活跃交易
- 文学创作:“蚨动之景”形容生机盎然
六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为“蛊”字(读音gǔ,含封建迷信色彩)
2. 错误拆解为“水+虫”独立部件(实际为造字用形)
七、文献参考
1.《说文解字·虫部》
2.《康熙字典·虫部》
3.《汉字结构演变论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120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