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毛之地
拼音与基本定义
不毛之地(bù máo zhī dì)指缺乏植被覆盖、土壤贫瘠且难以进行农业生产的荒芜地区。
地理特征
- 气候干旱或高寒
-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0.5%
- 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
生态问题
类型 | 典型分布 | 生物多样性 |
沙漠 | 塔克拉玛干沙漠 | 低于10种/平方公里 |
石漠化区 | 西南喀斯特地区 | 低于5种/平方公里 |
人类活动影响
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面积达12.3万平方公里(数据来源:《中国地理》2021)
治理措施
- 滴灌技术节水效率提升40%
- 耐旱植物固沙成功率62%
相关文献
- 《不毛之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》(GB/T 31427-2015)
- 《干旱区土壤改良实践》(王建国,2020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271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