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不良反应名词解释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646)
阅读: (1)
0

不良反应名词解释与临床管理指南

一、不良反应定义

不良反应(Adverse Drug Reaction, ADR)指在正常用法用量下,药物预防、诊断、治疗或缓解症状等过程中,患者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医学事件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直接与药物作用相关
  • 排除其他已知原因
  • 可检测或临床可观察

二、分类标准

分类维度 具体表现
严重程度 一般反应:轻微症状(如皮疹)
严重反应:危及生命(如过敏性休克)
罕见反应:发生率<1/10,000
时间分布 立即反应(用药后≤1小时)
延迟反应(1-30天)
长期反应(用药后数月或数年)

三、影响因素

主要风险因素包括:

  1. 患者个体差异:基因多态性、肝肾功能不全、过敏史
  2. 剂量异常:超剂量或长期用药
  3. 给药途径:注射剂>口服制剂
  4. 药物相互作用:代谢酶竞争或抑制

四、处理原则

临床应对需遵循以下原则:

  • 立即停药:严重反应需紧急终止治疗
  • 生命支持:维持血压、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
  • 替代方案: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
  • 密切监测:至少连续观察72小时

五、注意事项

需特别注意:

记录要求
完整记录用药时间、剂量、反应表现
报告标准
严重反应需在24小时内上报药监部门

参考文献: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(2022)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中国药学会(2021)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识别手册》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28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