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核心术语科学解析
一、基础概念总述
中医术语体系包含三大核心要素:阴阳(动态平衡系统)、五行(木火土金水生克关系)和气血(循环代谢网络)。现代研究显示:
- 气血包含血红蛋白(氧运输)与血小板(凝血功能)
- 五行对应人体器官生理周期(如肝属木主春生)
二、重点术语解析
术语 | 传统释义 | 现代科学映射 |
---|---|---|
经络 | 气血运行通道 | 神经-内分泌-免疫网络 |
寒热 | 病理状态分类 | 体温调节异常(高热/低温) |
虚实 | 功能强弱判断 | 代谢效率差异(虚为低效,实为亢进) |
三、常见误区辨析
需注意以下科学误区:
- 误区1:将"肾虚"等同于肾器质性病变(实为调节功能异常)
- 误区2:认为"上火"必须清热(需区分实火与虚火)
四、现代研究进展
2022年《自然·医学》刊载研究证实:
- 针灸可调节脑区神经递质(如血清素水平)
- 中药复方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增强疗效
五、文献参考
主要依据《中医术语现代科学诠释》(王庆国主编,2021版)及《黄帝内经与现代医学对话》(李灿东著,2019版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5543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