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诊所基本标准规范
一、诊疗场所要求
诊所应当设在独立建筑内或独立诊室,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。候诊区域与诊疗区域需严格区分,配备消毒设施和急救设备。
1.1 空间布局
区域 | 面积要求 | 配置标准 |
诊疗室 | ≥10㎡/诊室 | 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|
中药房 | ≥15㎡ | 独立分区存储饮片 |
消毒供应室 | ≥8㎡ | 符合院感控制标准 |
二、人员资质要求
医师须持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证书》,中医师主导诊疗工作比例不低于70%。
2.1 从业人员配置
- 执业医师≥2名
- 护士≥1名(负责护理工作)
- 中药师≥1名(负责配方发药)
三、设备设施标准
必须配备基础中医诊疗设备,包括:
- 脉诊仪(精度误差≤±0.5mm)
- 中药煎煮设备(符合YY/T 0316标准)
- 针灸推拿治疗床(符合GB 16886.1标准)
3.1 信息化系统
需建立电子病历系统,实现以下功能:
-
① 电子病历管理
- 病历保存≥15年
- 支持结构化数据存储
- 饮片采购记录可追溯
- 成品药效期预警
四、院感控制规范
严格执行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》(WS 310.3-2016),每日执行以下消毒流程:
- 诊疗设备表面消毒(含75%酒精擦拭)
- 中医器械高温灭菌(≥121℃,30分钟)
- 地面消毒(含氯消毒剂浓度500mg/L)
4.1 感染风险管控
风险等级 | 防控措施 | 记录要求 |
一级风险 | 针灸针一次性使用 | 双人核对登记 |
二级风险 | 推拿床每日紫外线消毒 | 电子记录存档 |
五、应急管理机制
制定包含以下要素的应急预案:
- 中医急症救治流程
- 中药过敏反应处置
- 针灸意外伤害处理
5.1 应急物资储备
需常备以下物资(按床位数1:5比例配备):
- 急救药品(含肾上腺素注射剂)
- 止血材料(含弹性绷带)
- 中医急救器具(如艾灸盒)
(本文内容依据《中医诊所基本标准(试行)》(国卫办医发〔2017〕14号)制定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5564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