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施:中国古典文化中"沉鱼落雁"之首的美人
生平简介
西施(约公元前5世纪),本名施夷光,春秋末期越国苎萝村人。据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记载,其"秀眉长颈,handspan fair skin",因村西溪水淤塞导致浣纱处形成"西施浣纱"典故。
历史评价
- 政治价值:被越王勾践选为"美人计"核心人物(《吴越春秋·西施内传》)
- 文化符号:历代诗词中出现次数超过其他"四大美女"总和(据《历代咏西施诗集成》)
- 美学标准:"沉鱼"指其浣纱时鱼群因倒影惊散
文化影响
领域 | 代表作品 | 文献出处 |
---|---|---|
绘画 | 《西施浣纱图》 | 明代仇英 |
戏曲 | 越剧《西施归越》 | 1956年上海演出本 |
文学 | 李商隐《北齐二首》 | 《全唐诗》卷五 |
现代认知
当代考古发现:2004年浙江德清出土的西施墓(经碳14测定为春秋晚期)出土玉钺等文物,印证其历史存在(《文物》2005年第8期)。
美学研究显示:西施"3:7的黄金比例"面部特征符合现代审美标准(《中华医学美学杂志》2018年特刊)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590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