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:中国古代精神传承的典范
故事背景
《列子·汤问》记载了战国时期太行、王屋二山的居民愚公,因家门被大山阻隔,决定带领子孙世代移山。面对众人质疑,愚公以"子子孙孙无穷匮也"的决心坚持到底。
核心寓意
- 坚韧不拔精神:愚公家族连续数代人完成移山壮举
- 集体智慧:通过世代接力实现目标
- 批判消极等待:拒绝"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"的妥协
历史评价
朝代 | 代表人物 | 评价要点 |
北宋 | 苏轼 | "子子孙孙无穷匮也"的哲学启示 |
明代 | 王阳明 | 实践"知行合一"的典范 |
现代 | 中国改革开放 | 集体攻坚的当代映射 |
现代启示
2021年国家荣誉称号授予"时代楷模"张桂梅时,官方评价强调:"新时代愚公精神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动实践"。
文化影响
该典故衍生出"愚公精神"等12个官方文化符号,被写入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和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》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5971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