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第一批老赖名单公布:失信行为及法律后果解析
名单概述
2020年1月,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公布的全国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共包含7.7万余人,涉及金融借款、合同纠纷等类型案件,失信金额总计超过1000亿元。
典型案例分析
- 金融借贷类:某省建设集团负责人张某因拒不履行2.3亿元债务,被限制乘坐飞机、高铁及高消费场所入场。
- 建筑工程类:某市地产公司法人王某因拖欠农民工工资1.8亿元,列入失信名单并冻结银行账户。
- 知识产权类:某科技公司高管李某因侵犯专利技术被判赔偿5000万元,现被强制执行并列入黑名单。
法律后果详解
失信等级 | 限制措施 | 法律依据 |
---|---|---|
一般失信 | 限制高消费(乘坐飞机、高铁、星级酒店等) |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》第8条 |
严重失信 | 纳入信用记录并冻结账户 |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229条 |
刑事犯罪失信 | 限制出境、子女教育等 | 《刑法》第313-315条 |
社会影响与治理建议
失信名单公示后,全国法院系统累计执行到位金额达680亿元,同比上升32%。建议公众通过“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”查询具体名单,并配合法院执行工作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81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