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肇事逃逸认定标准与法律责任详解
一、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及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四十七条,以下情形均构成肇事逃逸:
- 交通事故导致人员重伤、死亡或财产损失,驾驶员未立即停车救助
- 事故现场未设置警示标志,未拨打122或120
- 驾驶员故意破坏现场证据后逃离
- 逃逸过程中再次引发次生事故
二、法律责任分类
事故后果 | 法定刑期 | 法律依据 |
---|---|---|
致人重伤 | 3年以下有期徒刑 | 刑法133条 |
致人死亡 | 3-7年有期徒刑 | 刑法133条 |
多人伤亡 | 7年以上有期徒刑 | 刑法133条 |
三、司法程序要点
事故处理须遵循以下流程:
- 立即停车并开启双闪灯(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)
- 保护现场不得破坏(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)
- 设置警示标志(至少50米外)
- 10分钟内报警并报告交警
四、特殊情形处理
以下情况可能减轻或加重处罚:
- 减轻处罚情形:
- 主动投案并积极赔偿
- 配合调查无隐瞒行为
- 加重处罚情形:
- 逃逸致人死亡
- 多次肇事逃逸
- 使用危险方法逃逸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4971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