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别名分类与常见用法
一、按功效分类的别名示例
1. 滋补类
- 人参(五加皮)
- 黄芪(绵芪、黄耆)
- 当归(云归、川芎)
2. 清热类
- 金银花(忍冬藤、双花)
- 连翘(连翘子、左角)
- 板蓝根(蓝靛根、大青叶)
二、按植物科属划分
科属 | 别名示例 |
---|---|
唇形科 | 薄荷(薄荷叶、鱼腥草) |
茄科 | 枸杞(枸杞子、红蓝草) |
菊科 | 菊花(杭菊、甘菊) |
三、地方性别名对照表
通用名 | 华北地区 | 华南地区 |
---|---|---|
茯苓 | 云苓 | 赤苓 |
甘草 | 国老草 | 地甘草 |
山药 | 怀山药 | 土获苓 |
四、注意事项
1. 同名异物:如“三七”与“田七”实际为不同物种
2. 炮制后别名:如“生地黄”与“熟地黄”功效差异显著
3. 现代命名规范:遵循《中国药典》2020版标准
(本文数据来源于《中华本草》及《中药别名辞典》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8747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