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《草》白居易百度百科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330)
阅读: (0)
0

白居易《草》文学解析

创作背景

《草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咏物诗,收录于《全唐诗》卷四百五十一。诗成于元和年间(806-820年),当时白居易任左拾遗,借草之特性抒发对时局的感慨。

主题思想

  • 草性坚韧: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(出自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)
  • 民生关怀:通过草的普遍性隐喻百姓疾苦
  • 自然哲思:以草的生命力探讨存在与毁灭的辩证关系

艺术特色

艺术手法 具体表现
比喻象征 以草喻百姓
对仗结构 “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”

后世影响

此诗被收入《白居易集笺证》等权威文献,其草意象成为唐代咏物诗的典型范式。宋代苏轼、明代杨慎等均在其作品中化用过草的意象。

文献参考

《全唐诗》卷四百五十一
《白居易集笺证》中华书局1999年版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172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