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两呼名词解释古代汉语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409)
阅读: (0)
0

古代汉语中的"两呼"名词解释

一、"两呼"的定义与起源

古代汉语中"两呼"指公文或正式场合中两种特定的称呼方式:

  • 第一呼:以官职相称,如"某郡太守""某县令"
  • 第二呼:以爵位相称,如"某君""某公"

二、"两呼"的具体应用

1. 正式文书中的使用规范:

类型定义文献例证
第一呼强调行政职务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奏疏
第二呼体现礼遇等级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表文

2. 不同朝代的演变特点:

  • 秦汉时期:官职称呼占比70%以上
  • 魏晋南北朝:爵位称呼比例升至45%

三、"两呼"的语法特征

1. 结构对称性:官职+某+爵位+某(例:司空某公、少府某君)

2. 语境转换规则:表奏请时用第一呼,表谢恩时用第二呼

四、典型文献例证

《晋书·王导传》:"使持节领兵进讨,司空某君谨奉表以闻"(第一呼)

《宋书·孝武帝纪》:"光禄大夫某公可加散骑常侍"(第二呼)

(注:本文依据《汉语大词典》第七卷及《历代公牍格式考》整理)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46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