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中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584)
阅读: (0)
0

中国古典式摔跤概述

历史发展与特点

中国古典式摔跤(又称角力)起源于新石器时代,现存体系形成于清朝光绪年间,于1953年被正式纳入国家体育竞赛项目。

技术体系分类

  • 抱摔技术:包括抱单腿、抱双腿、抱胸等12种基本抱法
  • 控制技术:涵盖压腿、锁腕、绞颈等36种控制技法
  • 反关节技术:严格限制使用部位,仅允许针对肩、肘、腕、膝四关节

核心技术技法

技术名称 动作要领 发力方向
鹞子翻身 双手抱持对方躯干 腰胯发力带动身体旋转
十字绞 双腿夹持对方双腿 肩部与腿部同步发力
背摔 利用对方力量反制 重心下沉配合杠杆原理

训练体系与规则

训练周期

  • 基础期(3-6个月):徒手练习基本功
  • 强化期(6-9个月):负重训练与对抗模拟
  • 实战期(9-12个月):国际赛事规则演练

竞赛规则要点

  1. 比赛时长:单场3分钟,分上下半场
  2. 得分标准:有效抱摔2分,关节控制3分,压制时间1分/30秒
  3. 禁用动作:禁止击打、踢踹、反关节

文献参考

  • 《中国摔跤史》(国家体育总局编,2005)
  • 《传统武术训练法》(王福全著,2018)
  • 《国际摔跤竞赛规则大全》(国际摔跤联合会,2021修订版)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闽侯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mhxdeyy.com/post-25973.html